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6-16 09:13
周永新
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的生命線,是保障民生用電的“壓艙石”,更是我們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在全國第24個“安全生產月”之際,國網黑龍江慶安縣供電分公司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主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和“久久為功”的堅韌毅力,筑牢電網安全防線,為慶安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以政治擔當為“指南針”,擰緊思想認識“總開關”
電力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穩定和人穿電網規劃、建設、運行、服務全鏈條,做負責、人人盡責”的責任格局。我們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領導班子帶頭掛帥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責任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同時,深化“安全保證、安全監督、安全保障”三體系協同,強化考核問責,對安全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重獎”,對違章失職行為“嚴處”,讓“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成為全員共識。
以隱患治理為“手術刀”,清除安全風險“絆腳石”
隱患是安全生產的最大敵人。我們聚焦電網設備、施工現場、供電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治理:對老舊設備實施“精準改造”,提升電網健康水平;對施工現場實行“三個承載力”評估和“反三違、除五害”專項整治,運用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等科技手段,實現作業現場全流程管控;對客戶用電隱患開展“主動問診”,通過“安全隱患隨手拍”等活動,發動全員成為安全隱患的“吹哨人”。堅持“發現一處、治理一處、銷號一處”,堅決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以應急能力為“防護盾”,筑牢安全防線“最后一公里”
應急管理是安全生產的底線支撐。我們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與政府、氣象、水利等部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針對電網故障、自然災害等場景,分層分級開展實戰演練,讓員工在“真刀真槍”的模擬中掌握應急技能;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管理,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特別是針對迎峰度夏等特殊時段,提前制定保供方案,加密設備巡視頻次,完善有序用電措施,全力守護民生用電“底線”。
以安全文化為“粘合劑”,培育共治共享“生態圈”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靈魂。我們將安全文化建設作為“鑄魂工程”,通過安全培訓、文化展板、演講比賽等載體,讓“安全第一”理念浸潤人心;樹立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范作用,營造“人人講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濃厚氛圍;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推動形成“政企民”協同共治的安全用電環境,讓安全從“企業要求”變為“全民自覺”。
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國網慶安縣供電分公司將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電力生產全領域、全過程,以政治擔當為引領,以責任落實為基石,以隱患治理為關鍵,以應急能力為保障,以文化培育為支撐,持續筑牢電網安全屏障。我們將始終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如履薄冰”的責任感守護民生用電底線,以“久久為功”的奮斗姿態推動安全管理水平迭代升級,讓安全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為慶安縣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可靠、更加溫暖的電力支撐。
責任編輯:劉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