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24 14:20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李鵬)2月18日,隨著無人機機翼發出“嗡嗡”的轟鳴聲,一臺電動載人升降裝置載著作業人員緩緩上升……國網甘肅金昌供電公司進入等電位的作業人員通過操作懷中的“小飛人”,從地面直接升到高空中的導線上進行消缺。
據悉,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出等電位作業是一種新型的電力系統維護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高壓輸電線路的維護中。具體來說,它結合了無人機的靈活性和電動升降裝置的高度可調節性,以實現更高效、安全和經濟的電力系統維護。
操作中,無人機被用來將牽引繩拋投至輸電線路檢修作業位置,該公司地面作業人員利用牽引繩將絕緣繩牽引至作業區域合適位置上,絕緣繩一端打結,另一端安裝滑輪,采用繩結固定與滑輪配合的方式,將絕緣繩繩圈固定至作業位置。接下來,作業人員穿戴高空作業全方位安全帶,使用電動升降機和后備保護器,進入強電場進行等電位作業,作業全過程采用“主繩+后備保護繩”雙重保護。
這個電動升降裝置就是本次帶電作業培訓的主要內容,也是班組使用的智能裝備之一,電動升降裝置也被稱為“小飛人”。該公司運用“無人機+電動小飛人”等電位作業方式相比傳統軟梯等電位作業法在節省作業時間、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系數上有了很大提升。
此外,這種方法可以提高作業效率,相比傳統的人力攀爬方式,更快捷、準確地到達指定的作業點,節省了大量時間和體力。增強作業安全性,使用電動升降裝置可以將作業人員安全、快速地送達作業地點,避免了人員在登塔過程中的高墜風險,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系數。減少人力資源需求,由于無人機和電動升降裝置的高效配合,只需要一名檢修人員即可完成作業,減少了人力資源的需求。提升作業精度,無人機可以精準地將絕緣牽引繩拋投在導線上,保證了作業的準確性。
在實際應用中,該公司人員使用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行等電位作業,將高空作業人員從原來的3-4人縮減為1人,單次作業可節省2小時左右的登塔時間,實現作業安全的提升。運用“小飛人”不僅實現了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的智能替代,也是輸電線路高空作業方式的一大轉變。與無人機相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出等電位作業在提高作業效率、增強作業安全性、減少人力資源需求以及推動智能化轉型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