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時間:2025-02-28 18:02
2月25日,沈家鋪油田7口注水井注入“締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后,對應的12口受益油井日增油16.8噸,綜合遞減率同比下降1.75%。這是大港油田采油三廠改變注入介質、靶向治療油水井“亞健康”的一個縮影。
采油三廠所轄南部油田儲層薄層多且非均質性強、地下流體低滲流阻力大,歷經40多年的注水開發,低產低效的“亞健康”井逐漸增多,嚴重影響油田整體開發效益。該采油廠針對“亞健康”病因和所處的水驅開發階段,現場探索注入“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微生物、減氧空氣和二氧化碳等新介質,實現地下流體滲流場均勻驅替,改變油水井“亞健康”狀況。
針對官69、棗35等稠油滲流阻力大的區塊,技術人員利用微生物驅清掃巖石孔道,提高滲透率。現場應用微生物吞吐技術后,不僅實現了稠油解堵上產,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含水率的作用。
為解決單一注水單方向錐進和舌進、油井產量遞減快等問題,采油三廠在女59區塊優選試驗井組進行減氧空氣驅試驗,利用氣體注入能力強、驅油效率高、無水敏等特點,探索大港南部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術。針對構造低部位注入井注氣難問題,實施頂部注氣與底部注水相結合的驅替方式,有效補充了地層能量。(王學立)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