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網 時間:2025-01-03 17:48
原標題:中國石油老油田穩產 充實能源“糧倉”
脈動中國經濟·2024亮點
□10個“壓艙石”示范工程均實現超產
□自然遞減率控制在7%以內
2024年是中國石油實施老油田“壓艙石”工程的第三年。截至2024年12月22日,10個股份公司級老油田“壓艙石”示范工程均實現超產,完成原油產量892.4萬噸,自然遞減率控制在7%以內,桶油完全成本較2022年下降14.5%。
中國石油2/3以上的原油產量來自開發10年以上的老油田,老油田是中國石油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自2022年起,中國石油在8家油田公司選擇10個代表不同油藏類型的示范區啟動老油田“壓艙石”工程。自實施以來,中國石油提出重新評價油藏、重選技術路徑、重構層系井網、重調油藏流場、重組地面流程的“五重”技術路線,實現了“雙高”老油田開發體系的系統性重塑和整體性重構,推動了油田開發理念技術的深刻變革和模式升級,將老油田打造成產量“壓艙石”、效益“壓艙石”、技術“壓艙石”和文化“壓艙石”,引領老油田開發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
在實施過程中,中國石油結合油藏特點和開發特征,因藏施策、有的放矢,集成應用和創新發展關鍵技術,初步構建了4種類型油藏開發模式,對規模推廣應用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其中,針對“雙特高”油藏,研發應用“雙特高”階段適用的兩驅協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進一步突破了油田開發極限,大慶南一區西部產量由2021年的30.4萬噸升至2024年的147萬噸;針對復模態礫巖,研發應用全生命周期立體開發技術,克拉瑪依八區2024年產量達到115萬噸;針對復雜斷塊油藏,通過實施“老區+滾動”一體化評價與效益開發技術,推動產量、效益提升;針對“三低”油藏,實施“精準注采調整+氣驅開發”技術,實現了原油產量“硬穩定”。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田開發所副所長、“壓艙石”工程工作專班副主任鄒存友表示:“下一階段,我們將推動‘壓艙石’工程拓深擴面,不斷升級老油田開發技術,傾力打造老油田開發新模式。”(高屾)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