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時間:2024-05-13 11:23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5月2日在山東青島離港啟運,運往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為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年內投產奠定基礎。
“海葵一號”是集原油生產、存儲、外輸等功能于一體的高端海洋裝備,包括船體和上部功能模塊兩部分,由近60萬個零部件組成,總重近3.7萬噸,最大儲油量達6萬噸。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開發項目副總經理王火平:“海葵一號”運輸采用“大船背小船”的方式,最大限度縮短航期,減少海浪沖擊損傷、臺風影響等運輸風險。
“海葵一號”主甲板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高度接近30層樓,總重相當于3萬輛小汽車。中國海油“海葵一號”安裝項目經理王繼強說,裝船是“海葵一號”運輸過程中技術難度最大、作業風險最高的關鍵環節。
王繼強:“海葵一號”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極限,每月滿足作業條件的海況僅有3天,不允許出任何差錯。裝船過程需要6條港拖拖輪密切配合,就位精度達到毫米級,且過程中不允許發生任何碰撞,技術難度創行業同類裝船作業之最。
“海葵一號”裝船在國內海洋平臺裝船中首次成功應用水下精確定位技術,裝船涉及的技術方案、計算分析、操作控制等全部由我國獨立完成,開創了我國全流程自主實施超大圓筒型浮式生產裝備裝船作業的先河。
“海葵一號”高度集成了超700臺關鍵設備,這些設備中大約九成都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實現了關鍵設備自主研發應用的重要突破。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設中心總經理劉華祥:彌補了國內海洋工程行業的短板,帶動了包括鋼鐵、高端新材料研發、重大裝備和高端設備制造等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葵一號”設計壽命30年,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運抵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后,將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處理約5600噸原油,為我國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提供全新選擇。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