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龍網 時間:2025-02-13 15:07
2月12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聚焦2025年重慶市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圖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袁堯回答記者提問。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李文科攝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2月12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聚焦2025年重慶市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會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袁堯介紹,“十四五”以來,重慶以年均2.4%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5.6%的經濟增長,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2025年,重慶將主要從六個方面深入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推動重慶綠色發展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推動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統籌中央預算內、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黑臭水體和錳污染治理等。
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推動“重慶造”整車上量煥新、揚帆出海,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萬輛、汽車產值增長12%。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不斷延伸輕合金材料、纖維及復合材料等優勢產業鏈條,力爭產值增長10%。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力爭累計建成綠色工廠400家、綠色園區34個。
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統籌市內市外能源資源,堅持“內增外引”雙向發力,穩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設“百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建成投運“疆電入渝”工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844萬千瓦。
推動回收循環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培育壯大報廢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再生金屬、廢舊家電和工業設備等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大力推廣再生材料應用。
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用好綠色多補、非綠少補、不綠不補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比如購買支持范圍的家電產品,一級能效或水效的給予20%補貼,其他給予15%補貼。鼓勵市民節水節電、綠色出行、踐行“光盤行動”。
推動綠色低碳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統籌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各級財政資金加大綠色低碳項目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領域投資。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讓更多設備更新、減污降碳、循環利用等項目獲得綠色金融支持。(陳雨)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