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能新媒 時間:2025-02-25 17:15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了全面部署,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一直以來,廣大電力企業積極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加大電力支撐,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的強勁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即日起本報開設“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欄,展現電力企業以高質量服務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和典型經驗,助推民營經濟邁向更加明媚的春天。
民營經濟的“造夢工廠”
——國網江蘇蘇州供電全力助推民營企業邁向發展新春天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在“2024江蘇民營企業200強”榜單中,蘇州47家民營企業強勢入圍,且包攬前五,展現了蘇州民營經濟的強勁實力。
蘇州,這片民營經濟的熱土,2024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達23163.1億元,同比增長8.9%;規模以上民營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實現了4329.3億元,同比增長10.2%。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蘇州民營經濟“半邊天”的地位:貢獻了全市50%以上的經濟總量、6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85%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90%以上的企業數量。
蘇州民營經濟何以如此耀眼?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電量數據見證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蘇州民營經濟的興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鄉鎮企業。盛澤,這座以絲綢紡織聞名的江南小鎮,孕育了蘇州最早的民營企業。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盛澤,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蘇南模式”的典型代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盛澤鎮的電力需求也急劇增長。1984年,盛澤鎮擁有了首座110千伏變電站,為當地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月7日,國網常熟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檢查龍騰特鋼儲能情況。李子瑜 攝
20世紀90年代,甘霖接連降下,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大量鄉鎮企業迎來改制,吳江化纖織造廠(恒力集團前身)和盛虹砂洗廠(盛虹控股集團前身)等民營企業應運而生,并逐漸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起初,吳江化纖織造廠依靠柴油發電機進行自發電,當時的蘇州供電局用時近2個月,為其新增一臺500千伏安的變壓器,讓工廠用上了穩定價廉的網上電。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供電公司不斷加大投入,推動電網全面補強升級。如今,盛澤地區已擁有22座變電站和總長度約391千米的輸電線路,為當地民營企業的騰飛提供了堅強電力支撐。
乘浪駛船,2000年,盛澤供售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2009年,供售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2019年,供售電量突破90億千瓦時;2024年,盛澤鎮迎來里程碑時刻:年度供售電量破百億千瓦時大關。
電量數據的不斷刷新,見證了盛澤鎮經濟的蓬勃發展。如今,盛澤鎮培育了以“煉化巨頭”恒力、“紡織巨人”盛虹為代表的近3000家民營企業,不僅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還提升了整個區域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創新驅動與產業轉型
“蘇州制造”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盛澤的范例為蘇州民營經濟的繁榮注入了活力,促使民營企業在蘇州地區逐漸匯聚成顯著的集群效應。
20世紀90年代后,蘇州抓住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機遇,建立開發區,筑巢引鳳。但面對要素成本上升、環境約束趨緊的挑戰,蘇州民營企業開始積極謀求轉型,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常熟龍騰特鋼是最早謀求“轉型與突圍”的民營特鋼企業之一。作為鋼鐵細分行業的領跑者,世界最大極地科考船——“雪龍2”上龍骨所用的鋼材正是龍騰特鋼生產的船用型球扁鋼。
▲2月20日,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百濟神州創新藥物產業化基地檢查配電房設備。謝鵬 攝
如今,在龍騰特鋼的“黑燈工廠”內,智能化生產流水線將生產分解為一道道精細工序,等候在原料供給臺前只有機器人。這條國內首個高效焊絲全自動化生產線,利用了傳感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此外,龍騰特鋼開展了節能降碳技改,加快推進各工藝環節節能、環保改造,提高鍋爐效率,使用清潔能源。
蘇州供電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用能低碳轉型,為傳統行業繪就綠色底色。龍騰特鋼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穹頂分布式光伏,構建涵蓋光伏、儲能、重卡換電、余熱利用、岸電等豐富的項目元素的微電網,不僅每年節省千萬元以上運營成本,還獲得“全國綠色工廠”“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等榮譽,目前推廣建設應用工業綠色微電網已被寫入鋼鐵行業規范。
此外,蘇州供電推廣碳普惠項目,提供減排量核證、交易撮合、碳排放核查以及碳中和認證等一站式服務,將企業減碳行為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提升產品“含綠量”,增加企業碳收益,高效助力出海搶單。2024年6月,在其推動下,盛虹控股集團子公司嘉興市天倫納米染整有限公司與蘇州旺源光伏新能源公司,通過碳普惠平臺完成了首例長三角示范區跨省碳普惠交易,實現共贏。
專精特新與中小微力量
“金字招牌”呵護下的快速成長
近年來,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中小微企業也在蘇州遍地開花,最新數據顯示,蘇州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5萬家,數量全國第一,這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
2018年起,蘇州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真招實策舉措激發市場活力, 2022年,更是在全省率先以立法的形式出臺實施《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將每年的7月21日確定為“企業家日”。2024年,蘇州新出臺20條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在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聚集了大批生物醫藥、納米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民營企業,百濟神州(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新藥物產業化基地就在這里。
百濟神州是一家從事小分子抗癌藥物的研發及高端制劑生產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為幫助基地二期工程按時投運,蘇州供電立足“開門接電”服務,從前期已建設的中心電源點直接接入,為企業節省投資830萬元,比需求時間提前15天完成接電。
通過電網規劃與城市發展融合、地塊出讓階段協同建設、項目立項階段提前準備等,實現企業“零距離、零投資、零等待”接電。模式推出以來,已服務企業377個,平均縮短接電時長30天,助力企業早增效約1.1億元。
今年,蘇州供電將持續開展“護航企業發展”行動,推廣“全電共享”電力設備模塊化租賃、開門接電、拿地即送電等模式,提供“換位跑一次”“幫辦代辦”等服務,擦亮蘇州營商環境“金字招牌”,一同擁抱民營經濟的又一個春天。(臧藝娜)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