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0-23 08:49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蘇偉
時間行至新的節點,歷史的刻度,標注出這次會議的非同尋常。
10月20日,第24屆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大會(以下簡稱“亞太電協大會”)在福建廈門開幕。這是繼2004年在上海舉辦以來,時隔近20年亞太電協大會再一次在中國內地舉辦,與會亞太各國電力行業代表再次相聚中國。
作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帶、全球能源消費最強勁的地區,亞太各國能源電力領域發展收獲了怎樣的成績與經驗?面對亞太地區電力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的未來預期,各國又將如何統籌推進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本屆大會上,與會各方充分交流、真誠溝通,共謀發展大計、共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挑戰,攜手開拓亞太地區能源電力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未來。
同舟共濟 共謀綠色發展
當前,全球經濟圖景和能源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共識。
“推動能源轉型是一項長期任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更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表示,過去10年,我國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貢獻度超過40%,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支持特高壓輸電、水電等一大批能源轉型項目建成落地,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面向未來,他提出,要深化能源綠色國際合作,利用雙多邊合作機制,鞏固拓展與相關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對接,推動一批綠色能源合作項目建成落地,積極參與綠色低碳技術和標準合作,促進能源綠色國際合作走深走實。
新加坡能源集團新能源電網公司總裁邱秀金對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的發展成就表示贊賞。他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儲能、需求響應及數字技術的廣泛部署,以改變并支撐世界各地企業、社區、家庭的用能行為和實踐。“現在正是需要對話、連接和集體行動的時刻,以實現‘綠色低碳 電亮未來’的共同愿景。”
亞太地區人口數量多、經濟增長快、能源需求大,深化區域能源電力合作,以能源轉型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與會各方的交流中,“同舟共濟”成為高頻詞。
“在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中,我們無法獨立奮斗。必須依靠合作,以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印尼國家電力公司首席執行官達爾瑪萬·普拉索喬表示,這其中雖有重重挑戰,也蘊含著巨大機遇。他呼吁各國同舟共濟開展戰略與政策合作、創新與技術合作以及投資合作。
馬來西亞國家能源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拿督斯里巴哈林·丁指出,電力行業脫碳給電力系統帶來新的挑戰,任何國家都難以“單兵作戰”。“需要各國團結協作,從加速電力生產脫碳、開發柔性的跨國電網、實現跨領域的電氣化等方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亞太地區在維護全球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戰略地位重要,但電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磊提出,應加快推進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堅持集中與分散并舉、陸上與海上并重,充分利用東亞西太平洋地區大面積的沙漠、戈壁、荒漠、荒地、海洋等未利用土地,依托先進的新能源技術、輸電技術,推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持續高速增長。同時,加快推進傳統能源轉型升級,確保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渡期的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
“亞太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栗寶卿表示,國家電投高度重視亞太地區能源發展,在亞太電協成員國和地區的在運電力裝機容量超170萬千瓦,并承接多個電廠、變電站、輸電線路EPC工程。“我們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互通 加速能源轉型
亞太地區是全球電力增長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過去20年電力需求增長了200%。預計2030年前,亞太地區用電量年均增速4.9%左右,仍然是全球電力增幅最大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亞太地區各國紛紛制定能源轉型計劃,可再生能源投資增速迅猛。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三年(2023~2025年),亞太地區可再生能源供應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11.6%,超過美洲年平均增長率兩倍以上。
本屆大會上,與會嘉賓分享了亞太各國推動能源轉型的進展和未來規劃,印證了上述預測。
尼泊爾電力局副總經理德哈余·庫瑪·史萊莎介紹,根據尼泊爾制定的能源“路線圖”,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將大幅增加。“我們希望增大清潔能源占比,同時把我們盈余的電力出口到更多東南亞國家。”為了實現“路線圖”目標,尼泊爾需要在輸配電線路及水電開發上進行大量投資,期待與中國和亞太其他成員國合作建立更多互聯互通的輸電系統。
新西蘭北部電力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德魯·麥克勞德表示,新西蘭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迫切需要建立起新一代的輸電和配電系統。“我們需要更多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和工人來幫助我們進行電力建設,以彌補電建能力有限的不足。”
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未來,被視為各國經濟發展、能源轉型的重要基石,也對電網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點,使得其發展離不開強大電網的支撐。但放眼全球,我們還沒有足夠多的現代化電網,這制約了能源系統的電氣化進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畢羅爾強調,過去十年,盡管全球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翻了一番,但對電網的投資是持平的。“我們認為有必要跟上清潔能源轉型的速度,大力對電網建設進行投資。”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賽義夫·拉曼也持同樣觀點。“要促進更多跨國電力的互聯互通,通過雙邊、多邊跨國交易實現能源電力的優化配置。”
亞太地區能源電力發展,離不開各方的真誠交流、務實合作。與會各國企業在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框架下,凝聚起筑牢區域能源安全基礎、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共同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共識,以推動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區域能源發展。
獨行快,眾行遠。正如亞太電協主席、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在致辭中所言,各方要交流互鑒、協同創新、互利共贏,更好推動亞太能源綠色發展,更好促進亞太能源互聯互通,更好加強亞太電力治理合作,凝聚起亞太電力合作最大公約數,共創亞太電力更加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沈馨蕊
校對: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