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3-08-01 09:57
原標題:核電審批年內首開閘!國常會核準6臺新機組,拉動千億級投資
2023年核電審批首度開閘。據新聞聯播,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會議強調,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要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建設新機組,按照最新安全標準改進已建機組,強化全鏈條全領域安全監管,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水平,確保萬無一失。
澎湃新聞多方獲悉,此次獲得核準的項目分別為山東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工程項目1、2號機組,福建寧德核電項目5、6號機組及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1、2號機組,總計6臺機組。大致估算,上述獲批的新機組總投資近1200億元。
按照慣例,獲準后的新機組在取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核電廠建造許可證》后,即可開始建設。
中國大陸地區現有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77臺,居世界第二位,運行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零碳排放、穩定輸出、兼具部分調峰能力的核電,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之一,對沿海經濟大省而言尤為如此。2022年全年,共10臺核電新機組獲得核準,創2009年以來之最。據澎湃新聞了解,業界對今年的新項目核準開工預期普遍樂觀,去年的核準節奏有望延續。另有多家核電供應鏈企業對澎湃新聞表示,在手核電訂單已重回歷史高位。
最新獲批的6臺機組分屬于三大核電集團,均采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
其中,位于山東榮成的石島灣核電基地由華能集團統籌開發,除1臺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之外,石島灣基地同時規劃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此次獲批的為其中兩臺。相較于中核、中廣核和國家電投集團這三大老牌核電業主,華能是最新一家拿到核電運營牌照的發電央企。從高溫氣冷堆起步,華能自2004年進入核能領域,直至2020年9月,由其控股開發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獲批,標志著華能正式成為我國第四家具備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資質的核電集團。
對于中廣核集團而言,華能石島灣核電項目具有特殊的意義。
據悉,此番核準的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工程項目1、2號機組采用中廣核華龍一號技術。在國內首批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開工之后,中核、中廣核啟動華龍一號的進一步技術融合。繼中廣核自主開發的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浙江三澳核電項目、廣東陸豐核電項目形成其華龍一號批量化態勢之后,華能石島灣項目標志著中廣核華龍一號的市場化突破。
采用相同技術、同日獲批的中廣核福建寧德核電項目5、6號機組,設備國產化比例將超過90%,單臺機組額定電功率為1210MW。單臺機組年發電量達近100億度,可滿足100萬人口的生產生活年度用電需求。
位于福建省寧德市轄福鼎市太姥山鎮的寧德核電基地是福建省首個開工及投產的核電站,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規劃總容量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項目一期四臺機組已于2016年7月全面建成。項目二期5、6號機組預計投資約415億元,高峰期預計有超15000名建設者同時在項目現場。
徐大堡核電站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是東北地區繼紅沿河核電站之后的第二個核電項目,也是我國最北端的核電站,業主單位為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徐大堡核電站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在此次1、2號機組獲準之前,中俄合作的徐大堡3、4號機組已先行開建。
2018年6月,在兩國元首見證下,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簽署《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電站框架合同》和《中國示范快堆設備供應及服務采購框架合同》。其中,田灣7、8號及徐大堡3、4號機組均采用俄羅斯設計的VVER-1200/V491型反應堆裝置,配備國產汽輪發電機組,單臺機組容量為1274MW。2021年5月,田灣、徐大堡核電站新機組開工。今年7月25日,徐大堡核電站3號機組實現穹頂吊裝就位,標志著該機組從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轉入安裝階段。
徐大堡1、2號機組采用的CAP1000技術是我國三代非能動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重要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最近兩年的新項目審批中,CAP1000技術正加速形成批量化建設規模。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德芳曾建言加快核準徐大堡核電站1、2號機組。胡德芳表示,鑒于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只有各機組分步驟、分時序陸續啟動實施、陸續建成投產才能將項目價值發揮到最大,對遼寧省乃至東北三省的能源結構調整起到應有作用。
澎湃新聞注意到,新核電機組落地的山東、福建和遼寧,均為已有多個核電基地并出臺明確增核計劃的核電大省。
山東省能源局局長胡薄近日表示,山東省制定了全國首個省級核能發展規劃,并配套出臺《山東省核能發展建設工程行動方案》,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截至目前,山東省核電累計發電量達940億千瓦時,在運、在建核電裝機820萬千瓦。“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山東將繼續搶抓國家核電發展機遇,聚力打造膠東半島核電基地、核能產業基地。到2025年,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建設全面展開,千億級核能產業初具規模。”
福建的核電總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未來數年,福建的核電規模將繼續擴容。2022年5月印發的《福建省“十四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提出,按照“控火、強核、擴風、穩光、減水、增儲、優網、補短”的基本思路,推進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在安全穩妥發展核電方面,該規劃要求“推動寧德核電5號、6號機組、漳州核電3號-6號機組、霞浦核電等項目前期工作,并做好其他核電廠址的保護與論證。”
2022年9月印發的《遼寧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強省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確保絕對安全前提下,穩步推進三大核電基地建設。紅沿河核電6號機組投入商運,加快徐大堡核電3、4號機組建設,爭取徐大堡核電1、2號機組和莊河核電一期盡快核準并開工建設。相較于當前5%左右的全國水平,遼寧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核電發電量占比達30%以上,核電裝機達到1400萬千瓦,為全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70%奠定堅實基礎。(楊漾)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