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時間:2023-02-14 16:14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六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達到國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13%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達到國家要求。到2030年,全省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9%以上;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森林覆蓋率達到38%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2.20億立方米。
加強源頭防控。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分類指導的政策體系,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嚴禁違規新增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合理控制煤化工、煤制油氣產能規模。打造冀北清潔能源基地和唐山、滄州、沿太行山光伏發電應用基地,壓茬推進張家口、承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建設。到2025年,力爭全省光伏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6000萬千瓦,風電裝機總規模達到4600萬千瓦,煤炭消費量較2020年下降10%左右;“十五五”時期煤炭消費占比持續降低。
突出重點領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到2025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左右。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升A晉B”行動,大力實施激勵性績效分級制度,到2025年,A級、B級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以上。引導未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和能效基準水平的鋼鐵企業,對照標桿水平實施改造升級,到2025年全省鋼鐵企業全部達到環保績效A級水平,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力爭達到30%。到2025年,沿海港口大宗貨物綠色低碳集疏運比例達到85%以上。加快港口供電設施建設,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到2025年,秦皇島、唐山、黃驊港80%的5萬噸級以上泊位(不含危化品泊位)具備岸電供應能力。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推進雄安新區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區建設,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設近零能耗建筑面積約1350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竣工綠色建筑占當年竣工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50%以上。
優化環境治理。鞏固拓展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退后十”成果,統籌加強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圍繞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養區、環渤海、冀中南、大運河等區域分區施策,探索建立治理、修復一體推進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模式。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累計下降15%。加快承德國家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以及唐山、邯鄲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創建一批無廢工業園區、無廢企業,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尾礦、冶煉渣等工業固廢資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產原料,實現大宗工業固廢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
開展模式創新。支持大氣污染重點傳輸通道城市開展區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點。推動開展城市二氧化碳達峰和空氣質量達標試點示范,力爭2030年前所有設區市實現“雙達”。優選一批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行動,支持探索深度減污降碳路徑,打造“雙近零”排放標桿企業。(宋平)
責任編輯: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