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未删减在线播放,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成全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碳達峰碳中和

陳宗法:“雙碳”目標下的煤電存續之道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時間:2021-07-21 14:25

“雙碳”目標下的煤電存續之道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 陳宗法

  在落實“雙碳”目標、嚴控煤電項目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大背景下,煤電作為電力行業高碳電源,經營環境較“十三五”有什么變化?發展空間還有多大、合理生存時間還有多久?存量煤電如何改造升級?增量發展如何嚴格控制?煤電政策如何根據新的定位相應調整?我結合煤電企業實際談談個人看法。

  “十四五”煤電經營環境的新變化

  煤電長期愿景“不看好”已成業內外人士的共識。“十四五”期間,煤電的經營環境較“十三五”期間,政策導向轉向硬約束,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經營業績不確定性增加,未來生存時間、發展空間被加速擠壓,系統性風險明顯增加。同時,煤電未來時空預期變得清晰、明確,煤電新定位及政策配套值得期待。

  “雙碳”目標的國際承諾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硬約束,并著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2025年我國電力碳排放達峰。照此類推,2025年煤電達峰,2030年后逐步退出,2050年大部分退出,2060年前碳中和時將基本退出。因此,“十四五”或將是煤電最后的一個發展期,其合理生存期已不到40年。

  碳排放配額約束、成本增加,將是煤電“十四五”期間的新挑戰。2021年,我國碳市場從試點到正式啟動,生態環境部首選電力行業,向2225家發電企業下達碳排放配額。碳價是推動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作出電源投資、煤電改造決策時,企業應更多地關注碳排放成本、現行碳價及未來走勢。

  清潔替代加速,煤電來自新能源的挑戰猛增。近年來,風電、光伏發電成長性、經濟性、競爭力顯著增強,可以與煤電同臺競爭、實現平價上網,“十四五”期間將發展更快、占比更高。因此,煤電逐年被清潔能源稀釋、擠壓、替代,其裝機、電量占比不斷下滑將更明顯。

  煤電率先告別含金量高的“計劃電量”,開啟“全電量競價時代”。煤電上網電價由市場化方式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不再執行。這意味著煤電將由縮減計劃電量、擴大市場電量的“雙軌運行”向“全電量市場競價”轉變,并將在整個“十四五”時期貫徹。

  煤電將面臨煤炭市場、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資本市場、碳市場的交織影響,其中對業績影響最大的是煤炭市場、電力市場。

  煤電政策轉向硬約束的同時,也為煤電企業點亮“溫暖之光”。如煤機組利用小時嚴重偏低的省份,可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形成。目前,廣東、河北、山東、云南等省容量市場建設已提上日程。

  總之,“十四五”期間,煤電因高碳所固有的一系列挑戰并不會消失,反而會因“雙碳”目標的實施,更加強化、凸顯、擴展。同時,煤電將受到市場交織影響,情況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加。因此,“優勝劣汰”將是煤電行業面臨的長期挑戰。

  重組改造、優化升級存量煤電

  “十三五”期間,煤電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到2020年年底,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降至10.8億千瓦,實現了控制目標,既阻滯了利用小時數的急劇下滑,也促進了“三棄”現象好轉,但仍然存在煤電存量巨大、占比過高、設備閑置、環保督查、煤價上漲、電價下行、虧損面大、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問題。“十四五”期間,要繼續遵循市場規律和電力運行規律,進一步深化煤電供給側改革,以“清潔、高效、靈活、兜底”為方向,從“存量、增量”兩方面入手,主動減少無效供給,大力提高能效,實現電力市場供需的再平衡,促進煤電清潔高效利用與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首先要做好“煤電存量資產”這篇大文章。先淘汰關停、重組整合,再分類實施、升級改造,實現“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提高綜合能源供應、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競爭三種能力。

  借鑒“十三五”經驗,對不符合要求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繼續落實國家有關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實行強制關停。同時,全面評估煤電企業,對一些超齡服役、扭虧無望、能耗環保安全不達標又無力投入改造的老小機組,或未予核準、證照不全的違規機組,實行主動關停,避免“冰棍效應”。

  通過資產轉讓、煤電重組、區域整合等資本運營手段,減少同質化競爭,壓降煤電產能,促進整體減虧、降低負債,緩解經營困難。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山西晉能控股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的重組成立,以及西北五省(區)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將有效提升煤電的生存能力。

  以老小機組、亞臨界機組為重點,分類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重點是減污降碳改造、多能聯供改造,特別是靈活性改造,研發、示范和推廣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

  嚴格控制煤電增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煤電要不要發展、發展多少,業內外爭議很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經對煤電“要不要發展”給出了答案: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推進以電代煤。

  目前,各方建議到2025年的煤電發展目標差異較大。“十四五”期間,煤電新項目要嚴格審批,嚴控增量,實行峰值管理,力爭新增與淘汰規模大致相當,總規模略有增加,走“少新建、多改造、多延壽”的路子,并實現低碳環保、高質量發展。建議煤電至2025年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按12億千瓦、凈增加1.2億千瓦為宜,實現碳達峰;2030年前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控制在12億千瓦以內;2060年煤機基本退出,實現碳中和。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國家層面,制定“十四五”電力規劃時,首先,堅持系統原則,加強變革與創新,實現“清潔轉型、保障用能、行業發展”三大目標的有機統一。其次,根據到2030年清潔轉型的具體目標、遠景目標綱要的原則意見以及供用電形勢的預測作出綜合評估,合理確定“十四五”煤電的新增規模,底線是保障用能,兼顧電力行業碳達峰。要防止出現煤電發展“兩個傾向”:基于“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上煤電,全部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或基于煤電“十三五”末規劃、核準、在建的煤電規模,“十四五”仍然照單全上。最后,在電源側引導發電企業推進“多能互補”發展。積極實施存量“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提升,嚴控增量“風光火儲一體化”,解決各類電源互補互濟不足等問題,避免發生“三棄”現象。

  企業層面,制訂發展規劃時,一是要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發電行業具體落實為價值思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科技創新、依托規劃、市場導向、用戶為王、優化布局、多能互補、產業協同、綜合服務等內容。二是突出“綠、下、外、新”4個字,實現發電行業戰略轉型。發電集團應結合我國國情,抓住“十四五”新電改、新基建、能源轉型、體制變革、互聯網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機遇,以“綠色、發配售、境外、新業態”為重點方向,加大電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國際化轉型的力度,積極穩妥進入電力新業態,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實現戰略轉型與創新發展。三是清潔高效利用煤電,努力創新發展方式。貫徹落實開展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并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煤電發電技術,新建煤機接近50%的供電效率、低于250/千瓦時供電煤耗,著力提高大容量、高參數、低污染清潔高效煤電比例,探索“煤電+儲能”“煤電+生物質(垃圾)”耦合發電,建設智慧電廠與虛擬電廠,發展智能高效熱力網、多能聯供的綜合能源系統。

  根據新定位推出煤電新政

  近年來,煤電已由過去的“主體電源、基礎地位”,轉向近中期(2021~2030)“基荷電源與調節電源并重”,但不排除在青海、甘肅、廣西等清潔能源大省(區)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率先成為調節電源;遠期(2031~2050),煤電將成為“調節電源”,為保障電力安全供應兜底,為全額消納清潔能源調峰。隨著“雙碳”目標的落實,我國將形成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天然氣發電、氫能發電、儲能、生物質發電等并舉的能源體系,清潔能源機組將逐步成為電量供應主體。同時,微電網、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綜合能源服務等將成為重要的新型供能方式。

  我國作為富煤的發展中國家,電力高碳結構、機組年輕特征明顯。10.8億千瓦煤機中,熱電聯產機組占50%,平均機齡只有13年,45%單機容量大于60萬千瓦,特別是裝機占比49%的煤機仍提供著61%的電量,裝機占比24.3%的新能源機組只提供了9.5%的電量。煤電及煤業提供了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正在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因此,如何既能制定、落實煤電退出計劃,盡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又能保障能源清潔轉型、電力市場化改革過渡期以及極端情形下電力安全供應,妥善處理受影響職工的就業安置、社會保障,是重大挑戰與考驗。

  “十四五”期間,我國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政府與市場、保供與節能的關系,要讓落后老小煤電“退得出”、清潔高效煤電“留得住”,迫切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借鑒國外清潔轉型的有益經驗,根據煤電新的定位,調整、完善舊的政策,出臺煤電新政,建立長效機制,持續發揮煤電安全兜底與消納新能源作用。

責任編輯:趙雅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普定县| 巍山| 吉木萨尔县| 漳州市| 咸宁市| 临邑县| 梁山县| 耿马| 墨脱县| 旬阳县| 剑川县| 襄垣县| 绍兴县| 峨山| 宣威市| 巴彦县| 蛟河市| 林芝县| 龙泉市| 尤溪县| 金秀| 应城市| 连云港市| 镇沅| 方城县| 敖汉旗| 讷河市| 进贤县| 泾阳县| 乌审旗| 泰宁县| 平潭县| 华蓥市| 黔东| 嘉善县| 县级市| 泗水县| 衡山县| 南投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