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2-10-17 11:24
掌聲心聲相應 黨心民心相通
——黨的二十大開幕側記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王怡
10月16日,北京。金秋送爽,霞映長空,人民大會堂巍峨壯麗。
10時整,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習近平同志走向報告席,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近2個小時的報告過程中,會場響起了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掌聲,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而喝彩——
“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從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到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從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到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年砥礪奮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履,刻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
十四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核電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十年砥礪奮進,奮力向前的中國能源故事,融入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堅定的話語,充滿力量,既傳遞溫暖,又鼓舞人心。
生在大慶、長在油田、扎根生產一線29年,從一名普通的采油工成長為大國工匠的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采油48隊采油工班長劉麗幾番熱淚盈眶。“我取得的這些成績,得益于我們趕上了更好的時代,得益于各級組織給產業工人搭建了成長和創新的大好平臺。平臺更大了、更有奔頭了,我們更要煥發精氣神,懷著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去拼搏,把自己同這個新時代緊緊聯系在一起。”
掌聲,為強大的前進動力、堅定的必勝信念而響起——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在近代以來的民族復興征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走上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和發展道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回望能源百年發展歷程,從舉國體制掀起能源大會戰到跨越式發展鍛造“國之重器”,再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能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沿著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堅定前行。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復興的征程,前途光明,任重道遠,信心凝聚。
“報告深刻貫穿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充滿了繼往開來、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堅定信心。”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華電(北京)熱電有限公司老廠管理部黨支部書記王鳳雨激動地表示,要把黨的聲音傳向基層、傳向一線,使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指引華電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貢獻華電力量。
掌聲,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未來而期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話音未落,掌聲雷動。
十年來,能源行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貧困人口用能作為能源發展的優先目標。
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在發展中國家率先實現了人人有電用,全國農村大電網覆蓋范圍內全部通動力電,光伏扶貧工程惠及6萬個貧困村、415萬戶貧困戶……人民群眾越來越有獲得感。
十年來,能源行業全面加強能源民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建成全球最大清潔電力供應體系,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中國人民越來越有自豪感。
“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永遠不變的初心。
近2小時、72頁的報告,處處閃爍著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新向往的執著追求。
“作為一名一線電力工人,我親眼見證了西電東送戰略落地,見證了大國重器的技術力量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親身經歷著新型電力系統的推進建設,發自內心地感到自豪和驕傲。”黨的二十大代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氣試驗班副班長馮新巖說。
一次次熱烈的掌聲,在會場內響起。這掌聲與心聲相應,代表著黨心、凝聚著民心。
責任編輯:楊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