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網50Hz 時間:2025-07-29 12:11
7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一項來自中國廣州的“AI+電力”創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大型城市配電場景下的應用”,成功入選“全球人工智能賦能可持續發展十大卓越案例”。
該項目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低碳高可靠城市配電系統示范工程”,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牽頭實施,旨在為人口近兩千萬的超大型城市破解電網低碳轉型與高可靠供電的雙重難題,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百萬噸,為全球大都市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當前,城市碳排放占我國總量高達80%,城市配電系統的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一環。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城市電網運行復雜度劇增,既要大幅降低碳排放,又要保障供電安全可靠,傳統模式面臨巨大挑戰。
廣州實踐
AI破解世界性難題
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廣州供電局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低碳高可靠城市配電系統示范工程”。項目團隊創新性地為城市電網打造了一個“智慧大腦”——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配電數字孿生系統。
“虛擬鏡像”精準感知
該系統利用AI技術,構建了覆蓋電網設備、系統運行和碳排放追蹤三個層面的高精度“虛擬鏡像”,首次實現了對城市配電系統“碳足跡”的實時追蹤、精準核算和科學預測。
智能決策優化運行
這個“智慧大腦”能夠自主決策,智能調控海量分布式新能源電力的接入與利用(避免浪費),并優化協調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讓電網運行更高效、更綠色。
風險預警保障安全
系統還能提前預測設備潛在故障,模擬推演各種運行風險,顯著提升電網應對復雜環境和突發狀況的能力,確保城市供電安全可靠,尤其為高端制造業等對電能質量敏感的產業保駕護航。
顯著成效
看得見的綠色、安全、經濟
該示范工程的落地應用已展現出多重效益:
減碳近百萬噸
通過AI驅動的高效能源利用與優化調度,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0萬噸,相當于種植了數百萬棵樹。
供電更可靠
AI的風險預警和仿真推演能力,極大提升了電網的韌性和供電可靠性,有效防范了因電能質量問題導致的經濟損失。
節約數十億投資
AI深度優化了現有電網資產的利用效率,顯著降低了對大規模電網擴容改造的需求,據估算每年可節約相關投資數十億元,這些節省最終將惠及廣大用戶,降低用能成本。該工程也將有力支撐即將到來的廣州十五運會。
全球意義
提供中國智慧
“人工智能技術在大型城市配電場景下的應用”的成功入選全球十大案例,標志著中國在運用AI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該項目以廣州這一國際一流灣區超大城市為實踐藍本,其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全球尋求綠色、低碳、智慧化轉型的大型城市能源系統,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和可復制性的“中國方案”。
7月24日,南方電網公司廣東廣州供電局“大型城市復雜環境低碳高可靠智能配電技術”項目在BPAA第五屆應用算法模型實踐典范大賽總決賽暨峰會斬獲“AI+可持續發展”賽道金獎,并獲得總決賽一等獎。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