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7-24 16:23
陳云亭 黃志雄 王偉
當前,正值酷熱三伏天,迎峰度夏季,南方電網西電東送主通道迎來高溫保電大考。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以下簡稱“南網超高壓公司”)憑借多年深耕收獲的科技創新成果,在創下19項世界第一的昆柳龍特高壓直流工程等國之重器的加持下,西電東送主網架筑起了一道道堅實的保供電防線,有力支撐西部清潔電力安全輸送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電力負荷中心,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安全有序、清涼度夏。
自主創新打破壟斷,核心設備撐起保電“脊梁骨”
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由南網超高壓公司主導自主研發并實現首臺套應用的±800千伏柔性直流穿墻套管已安全運行四周年。這一突破使我國在該領域徹底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經過嚴格測試驗證,該套管的關鍵性能指標均達到甚至優于國際同類產品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曾經,我國超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關鍵設備和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不僅采購和運維成本高昂,在關鍵時刻還面臨“斷供”風險“十四五”以來,南網超高壓公司將破解“卡脖子”難題作為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攜手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構建起“產學研用”緊密聯動的創新共同體,全力攻堅并取得豐碩成果。該公司創新部高級經理黃志雄介紹,近年來南網超高壓公司主導研發的大容量換流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特高壓直流高速開關(HSS)等17項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接連問世并投入應用。這些“中國造”設備穩定運行在西電東送的各條主通道上,兌現了立項時“不僅要實現國產化,還要比國外同類產品性能更優”的莊嚴承諾,為迎峰度夏期間的電力穩定輸送提供了核心裝備支撐。
數字轉型提質增效,智能運維盡顯“科技范”
“以前在高溫天巡檢,翻山越嶺沒多久就渾身濕透,現在有了智能設備,坐在值班室里就能把設備看得清清楚楚。”南網超高壓公司的運維人員感慨地說。這背后,是加速推進的數字化轉型在發揮效能。以建成“主網數字生產示范企業”為目標,南網超高壓公司把智能傳感器、在線監測平臺、無人機巡檢系統等新技術融入電網運維的每個環節。如今,西電東送主網架已完成智能化升級,在昆柳龍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這個數字轉型標桿項目中,智能巡視覆蓋率高達95%,“電鴻”系統的試點接入讓“智能監視、智能巡視、智能操作、智能安全、智能分析、智能應急處置”六大能力實現了跨系統融合。如今,該公司輸變電設備例行巡視工作量減少三成,變電站倒閘操作效率提升超五成。在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里,無人機代替人工穿梭在輸電線路上空,智能傳感器24小時監測設備狀態變化,在線平臺實時分析數據并發出預警,這套“智慧組合拳”讓電網運維既高效又安全,確保西電東送主通道在高負荷下依然血脈暢通。
南方電網首次無人機不停電水沖洗特高壓直流線路絕緣子作業中。據測算,無人機單次作業效率達人工的10—15倍,洗凈率超95%。毛登輝 攝
南網超高壓公司大理局首次在高海拔地區運用重載無人機助力開展±800千伏新東直流線自爆玻璃絕緣子不停電更換。宋聯政 攝
科技賦能“實戰”成果轉化為保電“戰斗力”
7月初,南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所轄4座換流站全面開始應用智能巡視遠方運維的新模式,現場提質減負效果顯著。該公司昆明局狀態監測分析組組長喬柱橋介紹,現在,昆明局每天僅依靠3人就可以完成4座換流站的日常巡視作業。各站點監控人員轉型為“異常診察師”,將更多精力投入數據分析與關鍵作業節點的管控上。
就是這樣,在迎峰度夏戰高溫保供電的戰場上,南網超高壓公司科技成果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斗力。設備狀態主動預警系統像一位“先知”,能提前發現設備的潛在故障,讓運維人員在問題爆發前就將其解決;智能應急處置系統在突發狀況時快速響應,大幅縮短故障處理時間;南寧、貴陽等地的集中監控中心實現“運行維護一體聯動、爆發態一鏈可查、異常原因一觸即顯、故障定位一望而知”,正在譜寫西電東送新一輪大發展背景下的科技創新新篇章。
責任編輯:劉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