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時間:2024-11-21 17:29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23〕24號)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天津市制定并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目標到2025年,全市PM2.5濃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內,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2.6%,全市及各區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NOx和VOCs排放總量相比2020年分別下降12%以上。
《天津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了七項主要任務。其中提到,持續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嚴格控制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用煤總量。嚴控煤電機組煤耗,在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基礎上,2024年全市煤炭消費較2020年實現下降,2025年底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時期減煤10%左右的任務目標。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新改擴建煤電、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國家及本市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節能審查、產能置換、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碳排放達峰目標等相關要求,采用清潔運輸方式。建設項目要按照區域污染物削減要求,實施等量或減量替代。適時引導長流程煉鋼向短流程煉鋼轉型。
推動涉鋼產業集群實施綜合提升改造,環保績效未達到A級或引領性的企業,實施秋冬季差異化錯峰調控。持續開展鋼鐵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強化氮肥、純堿等行業大氣氨排放治理,建立重點工業源大氣氨排放及氨逃逸清單,有序推進燃煤電廠、鋼鐵、垃圾焚燒等行業氨逃逸防控。
持續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優先采用鐵路、水路運輸,短距離運輸優先采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或新能源車船。到2025年,鐵路、水路貨運量比2020年分別增長10%和12%左右,天津港焦炭、鐵礦石等清潔運輸(含新能源車)比例力爭達到80%以上。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