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海油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4-12-23 14:37
12月16日
南海東部油田傳來消息
我國首個海上膜脫碳示范工程項目
——惠州32-5平臺
伴生氣回收脫碳及二氧化碳封存項目
全面建成投用
項目每年
可回收伴生氣超1800萬立方米
封存二氧化碳6000噸
對于探索發展CCUS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和海洋碳匯技術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具有重要意義
原油開采往往會同時釋放伴生氣,其主要成分雖然為甲烷,與天然氣類似,但由于氣量較少,經濟性不高,通常采取直接放空或燃燒的處理方式。
南海東部油田
以惠州32-5平臺為試點
量身打造二氧化碳高效捕集裝置
及回注、封存技術體系
實現伴生氣高效脫碳、回收、利用
伴生二氧化碳經捕獲、分離、壓縮后
回注海底地層實現永久封存
大大減少能源浪費和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脫碳有“膜”法
Q
什么是“膜脫碳”?
膜法脫碳是一種采用膜技術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可將二氧化碳和可用燃料氣進行分離,分離后燃料氣用于供給發電,而二氧化碳則被捕集利用,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項目首次實現
我國自主研發的膜分離設備
在海上油氣田脫碳項目的應用
對高含二氧化碳的伴生氣進行脫碳回收
烴回收率達到90%以上
伴生氣可有效轉化為
燃氣發電機所需燃料
日產量超2萬立方米
所捕集的二氧化碳
則直接封存至海底地層
從而實現海上平臺節能減排
此外,該裝置采用
多分離單元模塊化集成工藝
體積減小30%~40%
重量降低30%~40%
具有占用空間小、工藝簡單
安裝方便、能耗低等特點
更適合海上平臺現場實際
同井可注可采
Q
“同井注采”有何優勢?
同井注采工藝可在不影響采油的情況下,進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從而實現了井槽的集約化、高效化利用。
項目應用同井注采工藝
將分離出的富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增壓
并回注至井下進行永久封存
成功實現國內首次
將同井采注工藝技術
應用于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項目在同一口井內同時實現
采油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有效解決海上平臺井槽資源受限難題
提高了海上油田開發
和碳封存的靈活性和可行性
具有極強的經濟性和推廣性
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綠色低碳
和節能減排技術體系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