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28 15:52
“電”亮綠色山海
——連云港港累計使用清潔岸電超1000萬度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莫非 通訊員 張新語 李容剛
8月22日的連云港港,帆檣林立,舳艫相接,一派繁忙景象。
隨著“和諧云港”號國際客貨班輪上的岸電電纜緩緩升起,該輪完成靠港期間的岸電使用,即將開啟下一航程。
至此,連云港港高壓岸電系統建成投運以來,已累計向各類船舶輸送電能1002.38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157.5噸。
連云港港是江蘇省最大海港,也是長三角主體港區之一。作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鐵路干線—隴海線的東部終點港,無數海運物資由此集散并沿隴海—蘭新線輸送至中國西部以及中亞地區。因此,連云港港獲得了“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和“新絲綢之路東端起點”的美譽。
為打造“綠色港口”,早在2010年,在國網江蘇電力的支持下,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就建成了全國首套高壓岸電系統,改變以往靠港船舶只能用柴油發電機等輔機發電的歷史。截至目前,連云港港已建成16套高壓岸電系統,服務69個泊位。
全國首個 敢為人先
船用岸電是指將岸上電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以岸上電力來滿足船上設備的用電需求。
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電能替代專職許笑告訴記者,連云港港是全國首次采用高壓岸電技術的港口。“2015年6月30日,全國首個高壓岸電示范項目在連云港港投運。”
作為全國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和科技示范港,連云港港不斷完善岸電體系。2021年4月13日,國內首套岸電儲能一體化系統建成投運;2023年10月16日,全球首套高壓變頻船用岸電技術正式投入使用。
在拖輪建造現場的后方場地上,一套白色集裝箱式的設備引人注目。碗口粗的電纜,正將6千伏的智能高壓岸電源源不斷送上拖輪。
2023年11月20日,全球功率最大5400馬力、電池容量最大7224度電的純電拖輪“云港電拖二號”在連云港港交接啟用,這是連云港港自主研發的第二艘純電拖輪。
相較于傳統的燃油拖輪,第一艘純電拖輪使用2年多來,每年可節約運營成本300余萬元、替代燃油300噸、減少碳排放900噸。
目前,連云港港口的16套碼頭高壓變頻岸電系統,覆蓋了通用散貨碼頭、件雜貨碼頭、集裝箱專業化碼頭等。其中,有8個建設有4套3000千伏安岸電電源預制艙4座,每個設置1路岸電供電支路,在碼頭前沿標配3000千伏安高壓變頻插座箱8座,能夠完全滿足30萬噸級第五代集裝箱船舶的岸電使用需求。連云港中韓輪渡公司的兩艘客滾船“紫玉蘭”號和“和諧云港”號輪,均具備船舶受電設備設施并實現了岸電常態化使用。
“連云港港的高壓岸電系統還接入了國網岸電云網平臺,為港口、碼頭、船主提供了岸電綜合使用費清分結算新方案。”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東部供服中心黨支部書記夏宏介紹說。
岸電取代燃油,為來往港口的客貨船舶提供靠泊期間更為便捷、高效的動力,有效減少船舶靠泊期間的碳排放。
安全環保 綠色蝶變
走進連云港港主港區,碧海藍天之間,助力碼頭告別“柴油味”的岸電設施、海面上正在作業的純電動拖輪,無一不顯示著清潔電能為傳統航運帶來的綠色蝶變。
“輪船接岸電,聽上去如同插頭插入插座那么簡單,實則飽含技術。”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李偉介紹說。
由于不同船舶設備標準不一,對電能要求不一,想要讓一套系統全部匹配就必須加裝智能控制系統。為此,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采取了高壓變頻自動化技術,使得船岸聯接后,操作人員僅需按下高壓岸電系統啟動按鈕,就能實現船岸自動并網、自動負載轉移、自動切斷發電機供電,從而確保船舶安全平穩用電。
“以前,船舶靠岸后,需要用柴油輔機發電滿足船上空調、通風、制冷、照明等用電需求,性價比很低,且空氣污染大,使用岸電后,實現了碼頭岸上污染零排放。”江蘇新航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鋼說。
陳鋼介紹,以正常停靠碼頭的標準貨輪為例,一般船上有3臺880千瓦輔機,停靠碼頭后會啟用1~2臺,全年靠泊連云港的貨輪輔機使用約2000小時,消耗輕質柴油約250噸,需支出約205萬元。使用岸電后可以大幅節省燃油費用,每年可節約成本約135萬元。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連云港港將加快岸電建設步伐,預計今年年底實現碼頭岸電覆蓋率超百分之九十。
高壓岸電系統的使用,只是連云港港綠色蝶變的一個縮影。在江蘇,交通運輸碳排放量占比約9.2%,是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進程中需要聚焦的重點領域。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一直以來,國網江蘇電力積極利用岸電設備江河湖海全覆蓋的優勢,全力打造“長江綠色運輸帶”,形成港口航道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規模效應。繪好共建“一帶一路”的“工筆畫”,離不開綠色可靠的電能和優質高效的供電服務。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國網江蘇電力一直在路上。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