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23 11:01
能源重點領域政策催化 或將撬動萬億市場
中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衣韻潼
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及更新改造路徑作出具體要求。
受利好政策催化,22日,A股電力指數領漲兩市,截至收盤板塊下近30股紅盤,電網、火電、水電等指數紛紛跟漲。
2027年電源電網投資或達1.87萬億
圍繞火電設備、輸配電設備、風電設備、光伏設備、水電設備、清潔取暖設備、標準提升7個方面,《實施方案》做出細致性安排,推動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推動實施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輸配電、風電、光伏、水電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業內普遍表示,此次政策將撬動能源相關領域的大規模投資。按2023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9675億元、電網工程完成投資5275億元測算,2027年電源、電網投資規模可達1.87萬億元。
聚焦輸配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實施方案》指出,重點推動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重覆冰、高寒地區、臺風頻發區、內澇頻發區、山火頻發地區輸變電設備改造更新,提升電網設備防災抗災能力。同時,適度超前建設配電網,提升配電網承載力,滿足分布式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
東海證券認為,政策強調電力系統對新能源的適應性,有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加大新能源外送能力,增強就地消納能力。
22日,A股電網板塊成交額超240億元,電力概念股全天獲主力資金凈流入1.2億元,煤炭開采加工、風電設備領域均獲得超2500萬元資金涌入。
當下電網資金缺口已達500億左右
在新能源裝機量加速增長下,電網消納問題日益突出。圍繞配電網建設,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已發布多個政策文件。
3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配電網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電網柔性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這是“雙碳”目標提出后首次從部委層面對配電網發展作出綜合性指導。
8月1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提高配電網對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滿足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用電需求。
彼時,中金公司就曾表示,中國配電網投資相對分散,主要依靠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等大型央國企投資,更多元化的資本未能有效進入。“按照當前的投資力度和模式存在500億元左右缺口,未來三年為補強電網‘最后一公里’,年均投資約3000億元至3500億元。”
隨著設備更新政策逐步落地,多家券商認為,能源設備更新換代、以舊換新、循環利用將迎來新的機遇,電力設備產業鏈發展更上層樓,將帶動增量資金進一步注入。
加大銀企對接等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為保障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實施方案》提出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創新支撐3項具體措施。
在財稅金融政策方面,《實施方案》強調,將加大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資金支持力度,強化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用好再貸款、財政貼息等支持政策,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
據了解,此次《實施方案》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重要舉措。為支持上述政策落地,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曾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
根據資金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支持范圍擴大到能源電力等設備更新以及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和安全改造,并結合實際動態調整。
中金公司分析,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只支持投資(設備更新),也支持消費(消費品以舊換新)。根據《若干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落地,總量上預計拉動GDP增長約0.3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