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未删减在线播放,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成全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藏電外送將迎量級增長

來源:中國南方電網 時間:2025-07-28 11:01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規劃中的重點項目相繼落地。繼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獲核準之后,2025年6月23日,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藏粵直流)已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核準,年內將全面開工。根據批復文件,這條通道的額定輸電容量為1000萬千瓦,根據咨詢評估報告,在工程配套水電全部投產后,考慮枯期電量留存,通道年利用小時數約4300小時。這意味著通道建成后年送電量可達430億千瓦時。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藏電外送的第11個年頭。自2015年藏電首次外送以來,西藏10年間累計實現外送電量約160億千瓦時。

  但這一數字即將發生巨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均提出了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在這兩份文件基礎之上制定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依托西南水電基地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其中包括兩個基地:川滇黔桂水風光綜合基地和藏東南水風光綜合基地。202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再次指出“加快推進西南地區水電基地建設”“推進水風光一體化基地規劃建設”。

  大基地,大通道,加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藏電外送或將在“十五五”期間迎來飛躍。

  藏電外送的初步設想

  西藏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根據2003年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居全國首位,技術可開發量僅次于四川,居全國第二。其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藏東南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干流。

  西藏也是最早開發水電的地區之一,在西藏已有的3處國家工業遺產中就有2處為水電站,其中1925年在拉薩北郊奪底溝開建的奪底電站距今已有100年。

  但由于西藏地處邊遠,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西藏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支持和內地援助,以支流中小型水電開發為主。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先后召開了7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分別在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其中,第2次西藏座談會標志著全國性援藏工程的開始,第2、第3、第4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一共確定了222個援藏項目,電站建設始終是重點。

  到“十五”末期,西藏各地相繼建成了如查龍、羊湖、沃卡、滿拉、金河等一批中小骨干水利水電工程,以拉薩為中心,連接山南、日喀則、那曲電網的110千伏藏中電網基本成形,這些項目的建設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時,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藏電外送”開始逐步提上議程。

  在國家層面,2005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西藏發展穩定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盡快開展雅魯藏布江和藏東南“三江”流域等水能資源開發規劃和前期工作,論證建設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國家在此時也加大了對西藏水利水電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

  在企業層面,2002年國家電力體制改革之后,國有電力企業陸續開展了西藏水電的開發研究工作,就藏東南水電基地開發及外送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2006年,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組織考察隊對雅魯藏布江下游河段的水力資源進行了全面考察。業界普遍認為,西藏境內大江大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水電站將主要考慮外送,并按照接續云南、四川與遠距離直接外送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電力市場和電力需求確定開發時序。

  外送通道的形成

  根據“十一五”時期的設想,藏電外送的主要方向已經清晰,即青藏線路、川藏線路和滇藏線路。但此時實現電力輸送的西藏電網內部仍沒有實現互聯,截至2006年底,西藏電網仍是由藏中電網(拉薩、山南、日喀則、那曲)、林芝電網、昌都電網和阿里電網“一大三小”組成。即便2009年藏中電網與林芝電網實現互聯,仍然處于“一大兩小”的區域電網狀態。

  而此時,西藏缺電的問題也開始出現。西藏的電力供應一直以水電為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每當冬季枯水季節(每年10月到次年4月),西藏以水電為主的電源結構發電出力嚴重不足,不少地方被缺電、電壓不穩所困擾。尤其在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之后,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加速,電力增長在14%以上,西藏缺電問題開始愈發凸顯,特別在枯水季節。

  為了解決西藏供電問題,同時也為藏電外送打開通道,實現與全國大電網的互聯互通迫在眉睫。

  2011年12月,青藏聯網工程投運,藏中電網與青海電網聯網。這項工程包含三個部分:西寧至格爾木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格爾木至拉薩±4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西藏中部220千伏電網工程。西藏電網由此跨入220千伏電壓等級。

  2014年11月,川藏聯網工程投運,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聯網。這項工程包括:昌都至巴塘至鄉城雙回500千伏線路、昌都至玉龍、昌都至邦達雙回220千伏線路。

  2018年1月,藏中聯網工程建成投運,藏中電網與昌都電網、四川電網聯網運行,西藏邁入500千伏超高壓大電網時代。

  2020年12月,阿里聯網工程建成投運,西藏電網邁入“全區一張網”的統一電網新時代,中國內陸地區最后一個地級行政區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

  至此,西藏電力內需的問題得以解決,同時也推動了豐水期西藏富余電力的外送。

  同期,第5、第6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均提出藏東南水電能源基地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并提出做好藏東南水電能源基地開發規劃與相關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的要求。

  “十二五”時期,西藏水電進入較快發展時期,相繼建成老虎嘴、旁多、果多、多布、藏木等多個大中型水電站,裝機容量實現大幅增長。其中,2014年底投產的藏木水電站,實現了西藏電力發展由10萬千瓦級中小型水電站到50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的重大跨越。

  2015年6月,藏木水電站開始通過青藏直流向青海送電,實現了首次藏電外送。

  值得期待的前景

  青藏聯網與川藏聯網更多是為了保障西藏的電力供應,提升省區間的余缺互濟能力。自2015年開始,通過青藏聯網工程,西藏在豐水期時“藏電送青”,在枯水期則“青電入藏”,十年來,雙向累計輸送電量已超過200億千瓦時。另一條川藏聯網工程在十年間實現雙向累計輸送電量87億千瓦時。

  事實上,藏電外送本身具有一定的幫扶性質。在實現首次藏電外送的第二年,國家電網即開始研究“政策支持+市場化”開展電力援藏的構想,在近十年里多次組織“電力援藏”暨西藏清潔能源外送消納工作會議,全國超過20個省份與西藏簽訂了外送消納合作框架協議,藏電外送的規模和市場不斷拓展。最近一次即2024—2026年西藏清潔能源消納及供電保障交易合作框架協議于2023年底在成都簽訂,首次實現西藏外送和購電雙向簽約,共簽約電量155億千瓦時,涉及18個省(區、市)。

  與此同時,隨著能源革命加快推進,西藏新能源也迎來了快速發展。2020年召開的第7次西藏座談會提出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成為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之一。

  西藏不再止于水電,為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風電、光伏發電開始齊齊上陣。據西藏主流媒體今年6月報道,目前西藏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占比達到96%,比重全國第一;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99%,基本實現全清潔電力供應,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最高的省級電網。

  西藏的綠電交易也在不斷取得突破。2023年底西藏綠電首次送入重慶,2024年底西藏綠電首次實現外送北京,2025年一季度,西藏綠電首次送向江蘇、安徽。

  隨著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西藏水風光一體化的清潔能源基地也將依托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實現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和高效消納。(高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盐城市| 潞西市| 红河县| 德阳市| 望奎县| 当阳市| 娄烦县| 信宜市| 南溪县| 禄丰县| 神木县| 甘肃省| 邮箱| 开化县| 兰考县| 团风县| 苍梧县| 普安县| 奉节县| 凤山县| 襄樊市| 武川县| 大城县| 拜城县| 慈溪市| 沽源县| 满城县| 马龙县| 慈利县| 天津市| 澄城县| 永福县| 集安市| 孟连| 克什克腾旗| 林州市| 哈尔滨市| 岫岩| 衡阳市|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