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網50Hz 時間:2025-01-20 18:09
1月8日凌晨4時10分,在貴州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龍街鎮海拔2700多米的簸箕山上,110千伏龍中線升流成功,“冰衣”紛紛脫落。8分鐘后,線路融冰工作全部順利完成。這是南方電網公司2025年首條開展融冰的輸電線路,正式拉開抗冰保供電大幕。
110千伏龍中線線路升流成功,“冰衣”開始脫落。(劉凱攝)
受冷空氣影響,南方電網公司供電服務的云南、貴州、粵北山區、廣西北部多地降溫明顯,地處高寒山區的輸電線路覆冰條次顯著增加。截至1月8日8時,南方電網共100條10千伏及以上線路出現覆冰,最大覆冰比值為0.85,覆冰主要集中在云南昭通、曲靖,貴州畢節、六盤水等區域。
1月9日,在歷年覆冰災害高發的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雙流鎮,凍雨已經持續2天。為保證該區域內的兩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可靠運行,南方電網貴州貴陽供電局員工運用無人機開展特巡特護。(謝凡顯 萬偉攝)
1月9日,南方電網貴州銅仁德江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到10千伏汪偏線,采用“人巡+機巡”的方式,開展線路特殊巡視工作。(李朝輝攝)
1月9日,南方電網貴州都勻甕安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到10千伏青山線開展巡視工作。(席坤 攝)
1月8日晚,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降下大雪,南方電網云南曲靖會澤供電局新街供電所工作人員開展10千伏新街線安家村變的重過載配變治理工作。(李萬坤攝)
為防范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帶來的影響,南方電網廣西賀州供電局工作人員安裝覆冰在線裝置,實時監測線路覆冰情況,并利用無人機進行線路特巡特維工作。(鄧元元攝)
加強監測,提前預警
南方電網公司于1月7日9時發布低溫雨雪冰凍藍色預警,相關部門和單位迅速進入防寒抗冰狀態,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災害監測,提前做好融冰、除冰工作準備,全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科技防冰,及時融冰
南方電網公司建成四級生產指揮中心和生產運行支持系統,巡視、操作、安全管控更加智能。
廣東電網首個野外自動觀冰站時刻監測著110千伏大黃線19號塔附近易覆冰區域的情況。(朱偉清攝)
“1月9日11時,110千伏大黃線19號塔附近溫度為5.8度,濕度70%,風速6.1m/s”。在廣東清遠,去年建成的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首個野外自動觀冰站遠程不斷刷新著數據。清遠供電局輸電管理二所總經理黃紹川介紹,“人工觀冰點所處位置往往路途遙遠且環境惡劣,得到的數據不多也不夠精確。如今,運維人員通過指揮中心系統,就能對現場覆冰狀態及趨勢一目了然。”
1月8日,云南送變電工程公司迪慶運檢站工作人員使用無人機對500千伏線路建太甲線開展線路覆冰觀察。(張強攝)
1月8日,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普降大雪,地面積雪厚度約6-10厘米,輸電線路出現不同程度覆冰。南方電網云南送變電工程公司迪慶運檢站工作人員冒雪緊急出動,奔赴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對500千伏建太甲線開展覆冰觀測,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南方電網廣西桂林臨桂供電局工作人員開展防冰抗冰項目建設的桿上作業。(朱江攝)
1月7日,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利用人工觀冰、無人機飛行等方式加強覆冰監測,全力做好抗擊寒潮工作。防災減災,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大力推進氫能源長航時無人機在極端天氣下勘災的應用和新能源車作為移動電源臨時應急發電應用場景,持續提升覆冰監測水平,裝設了在線視頻、拉力傳感器等145套監測終端,實時感知覆冰情況。”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安全監管部(應急管理部)經理張子君介紹。
1月7日以來
南方電網公司累計出動人員791人次
搶修車輛153臺次開展防冰應急處置工作
共對4條線路開展融冰操作
及時降低冰雪對電網設備帶來的影響
有力保障電網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1月8日晚,在劍川縣海虹行政村上寶甸自然村,氣溫已降至零下2℃,南方電網云南大理劍川供電局帶電作業班工作人員將應急發電車接至線路上。(王和星攝)
1月9日,受寒潮影響,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迎來今冬首場降雪。圖為南方電網貴州遵義市郊供電局工作人員對10千伏團河線平上頂公變支線開展覆冰觀測。(石佳慧攝)
1月8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柳州局500千伏桂林變電站運行值班員對剛剛投產的國內容量最大融冰裝置開展特巡。(駱李成攝)
據氣象部門預測,2025年春季有3-4輪強寒潮過程。低溫將驅動取暖負荷大幅增長。南方電網公司在加強保障一次能源供應、著力提升系統調節能力的同時,全面做好防冰抗冰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和搶險救援力量準備,當電力設備發生故障后,確保及時組織人員、裝備開展搶險應急處置和搶修工作,盡早復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黃勇華 阮松萍 朱慶龍 劉凱 陸冬琦 劉思嫻 張強 梁敏 馬莎 鄭婷 鄧云天)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