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20 10:39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李秋芳 趙鑫 雷朝鋒)3月19日14時,隨著黃河上中游頭道拐水文站斷面最后一段封凍河面的消融,黃河寧蒙河段全線順利開河,標志著歷時113天的2024-2025年度黃河防凌調度工作結束,國網西北分部圓滿完成本年度黃河防凌調度任務。
本年度黃河寧蒙河段受氣溫整體偏高影響,封河解凍呈現“兩晚一早”的特點:首凌首封晚,內蒙古河段首凌較常年偏晚7天,首封較常年偏晚11天;開河時間早,全線開河較常年偏早6天。本年度黃河寧夏河段未封凍,內蒙古河段最大封凍長度647千米,較近十年均值偏短107千米,為歷史第三短。
為做好本年度黃河寧蒙河段的防凌工作,國網西北分部提前籌謀,下好防凌調度“先手棋”。防凌前提前開展水庫運行方式測算,協同國網青海電力和黃河流域主要發電企業赴黃委匯報750秒立米大流量封河方案,并創新提出瑪爾擋“先蓄后放”運行方案獲得黃委采納,服務瑪爾擋、羊曲8機34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增加水電發電量15.4億千瓦時,同時開展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劉家峽四庫聯合預留防凌庫容21億立方米,提升冬季水電保供能力40億千瓦時,為防凌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心調度,打好防凌保電“主動仗”。國網西北分部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和凌情發展,優化防凌庫容使用進度,凌汛期末瑪爾擋水位最低3240.1米,庫容使用率99.8%,劉家峽水位最高1734.5米,庫容使用率超96%。克服區間來水較預期偏多的不利影響,國網西北分部精細化開展干支流聯合調度,今年以來嚴格控制九甸峽電站按照最低生態流量30秒立米下泄,騰挪發電空間,增發青海干流水電發電量,降低青海工商業用能成本,服務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綠色護航,助力生態防凌“雙贏局”。國網西北分部深化“水新互動、水荷聯動”,動態優化調整瑪爾擋—龍羊峽和龍羊峽—劉家峽上下梯級水庫運用計劃,充分利用梯級水電群靈活調節優勢,有力支撐了水火風光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防凌期間,通過水電靈活調整助力今年全網新能源關鍵運行指標共22次刷新歷史記錄,累計增發新能源33.2億千瓦時,實現減排二氧化碳244.7萬噸。
萬家燈火映黃河,鐵塔銀線護安瀾。黃河流域即將進入春季灌溉期,國網西北分部將迅速做好黃河水量調度運行方式轉換與電網檢修工作銜接,協同黃委、各省調和流域主要發電企業共同用好母親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于學華